打擊保險三假治標更要治本
信息來源:中國稅法專家網 文章編輯:超級管理員 發布時間:2015-07-01 09:44:14
近年來,隨著保險業的快速發展,保險機構依法合規經營意識逐步增強,保險市場秩序逐步好轉。但是,市場運行中也出現了一些弄虛作假的問題,特別是假保險機構、假保單、假賠案等"三假",值得引起全行業的高度關注。
要充分認識"三假"的危害性。"三假"的存在,對保險市場參與各者的合法權益都有損害。對被保險人來說,"三假"欺騙了社會公眾,使被保險人得不到應有的風險保障,在發生災害事故時給被保險人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對市場主體來說,"三假"不僅侵蝕保險資源,而且破壞了市場秩序。對行業來說,"三假"盜用了保險業的良好信用,如果不及時處理,甚至會傷及行業持續發展的誠信基礎。同時,也要看到,無論是在表現形式上,或者在產生原因上,還是在造成的危害上,假保險公司、假保單、假賠案這"三假"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一般來說,假公司銷售的都是假保單,當然不可能有真賠案。
從對"三假"問題的分析中不難看到,治理"三假"既不是一件單一的工作,涉及到多個方面;也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工作,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這就需要系統地進行考慮和部署,在工作上爭取主動,在措施上把握先機。
要堅持外部治理和內部控制相結合。從根源上杜絕"三假"現象,除了從外部入手,完善制度、加大處罰、改善環境等等,更重要的是解決好行業自身存在問題。內因是決定因素。如果保險機構內控嚴密,各項內控制度得到有效落實,很多作假行為就不會有機可乘。從行業和健康的角度來說,關鍵是要規范產品標準,建立投保提示制度,完善承保回訪制度。同時,要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為客戶提供方便的承保查詢系統,使投保人能及時驗證保單的真偽。
對監管部門來說,要依法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保險公司有假保單和假賠案的,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特別注意是,要利用好新《保險法》在追究法律責任方面采取的機構加個人雙重處罰原則,對于保險存在假保單和假賠案問題的,在對違法機構的單位進行處罰的同時,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也要進行處罰。同時要看到,很多"三假"行為不僅違反了保險監管規章,而且涉及違法犯罪。前不久,保監會與公安部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協作配合共同打擊保險領域違法犯罪行為的通知》,明確提出建立案件線索移送制度,保險監管機構在行使監管職能過程中,發現犯罪線索,及時向公安機關移送。
在打擊"三假"的同時,要不斷加強保險宣傳和保險消費者教育,增強投保人識別假公司、假保單的能力。完善消費者教育工作機制,逐步形成保險監管部門、行業組織、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等多方參與的工作機制。把消費者教育滲透到經營管理的關鍵環節,融入客戶服務體系和自律管理體系,使之成為加強經營管理、提高客戶滿意度的重要方式。
注:本文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