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色影院_青青久草_性xxxxfreexxxxx_欧美少妇作爱视频 - 亚韩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您好!歡迎來到稅法專家網,我們竭誠為您提供卓越的法律服務!

13681086635

400-650-5090

QQ/微信號

1056606199

 稅法專家網 > 律師風采 > 熱點關注

以誠相“貸”:納稅信用解中小微企業融資困境

信息來源:中國稅法專家網  文章編輯:超級管理員  發布時間:2015-07-08 09:18:53  

    古人云:一諾千金。而今,信用的巨大價值也正日益顯現出來。對納稅人而言,一份良好的納稅信用可能換來促進發展的“真金白銀”。近年來,在稅務系統,與金融機構合作,利用納稅信用幫助中小微企業融資發展,實現納稅服務與金融服務對接的探索層出不窮,成效令人矚目。
  
  今年以來,以“納稅信用”換“信貸額度”的“銀稅互動”守信激勵措施開始在全國稅務系統推廣,目前已基本覆蓋所有省份。
  
  以此為契機,稅務系統正在開辟一條優化納稅服務、幫扶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新路徑。
  
  探索:以信換貸破局
  
  融資難一直是困擾中小微企業發展的“瓶頸”。這主要是因為中小微企業普遍存在著資產少、財務管理不規范、缺乏抵押擔保等“先天不足”,加之國內金融體制不夠健全,這些企業往往因資金緊張而難以發展。
  
  盡管近年來,中央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組合”政策,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但“融資難”問題仍讓不少企業主叫苦不迭。如何搭建起中小微企業和金融機構間良性互動的橋梁?
  
  2013年4月,北京市門頭溝區稅務機關找到了一個辦法。
  
  “稅務人員在給納稅人做培訓的過程中,經常聽到小微企業說起貸款難。”門頭溝區國稅局局長宋懷明介紹說,“在與建設銀行門頭溝支行的工作接觸中,我們提到了這個情況,想看看他們從銀行角度能否做一些事。比如,有好的產品或舉措,可以利用我們國稅局、地稅局的平臺,做一些推介。”
  
  稅務機關的“牽線”,得到銀行方面的積極響應。
  
  建行門頭溝支行副行長張寧告訴記者:“銀行也希望把款貸出去,但需要找到優質的客戶。以前我們常常是大海撈針。稅務局的介入,給我們搭建了平臺。納稅信用信息對金融部門來說,就是寶貴的資源。”
  
  當時正值全國第22個稅收宣傳月,門頭溝區稅務機關邀請建行門頭溝支行與納稅人面對面交流。稅銀合作,得到了區發改委等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并先后推出了“速貸通”、“園區通”和“信用貸”等金融服務創新產品,用以緩解中小微企業和納稅信用A級企業的融資難題。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提出“建立健全社會征信體系,褒揚誠信,懲戒失信”的總體要求,這讓門頭溝區稅務機關感到自己“找對了方向”。
  
  實際上,在稅務系統,“利用納稅信用幫扶企業”的探索開始得更早。
  
  2003年7月,國家稅務總局推出《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管理試行辦法》,要求各地稅務機關從2004年起評定A級納稅信用企業,并且每兩年評定一次。
  
  “2004年~2010年,我們開展了四次評定,但企業反響不斷減弱,參與的積極性也有所下降。”湖南省地稅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2011年,湖南省地稅局聯合省國稅局調研發現,納稅信用等級評定工作缺乏活力主要是因為,納稅信用評定結果未能得到充分運用。
  
  如果將納稅信用評定結果與解決企業貸款難結合會怎樣?
  
  2011年6月,湖南省國稅局、地稅局聯合交通銀行湖南省分行在長沙市推出了以納稅信用取得商業信用的“稅融通”貸款模式;2012年以后,又逐步與長沙商業銀行、建設銀行和招商銀行等合作推出“稅誠貸”等項目。如今,湖南省已有1500余戶(次)企業獲得86.25億元信用貸款,中小企業增創產值約40億元。
  
  同樣比較早試點“銀稅互動”的還有廣東、廣西、福建、安徽、四川和深圳等地。
  
  自2012年起,廣東省國稅局、地稅局先后在廣州、佛山、肇慶和江門等市,與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等合作開展了“稅融通”服務項目。
  
  “僅憑納稅信用就能獲得貸款,在幾年前對小微企業而言還是天方夜譚,如今卻成了現實。”廣州迪怩司食品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何小姐說。該公司成立于2011年2月,近兩年來一直謀劃發展壯大,卻苦于難以擴大融資渠道。2014年,該公司被評為廣州市納稅信用等級A級企業。在廣州市國稅局幫助下,當年9月,迪怩司公司獲得建設銀行50萬元授信審批。
  
  據交通銀行廣東省江門分行初步統計,2012年該行由“稅融通”業務貸出款項5210萬元,2013年貸出7250萬元,2014年貸出9380萬元,逐年增長。
  
  2014年6月,國務院發出《關于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7月,中國建設銀行推出“稅易貸”產品,鼓勵全國分支機構與當地稅務機關合作。
  
  甘肅、陜西、湖北、吉林、浙江和青島等多地稅務機關加入了支持中小微守信企業健康發展的行列。
  
  2014年,甘肅省國稅局開始與蘭州銀行、建設銀行共同開展“稅銀春風行動”和“稅易貸”業務,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共有286戶小微企業取得稅銀合作貸款5.84億元;陜西省稅務機關在西安、寶雞和銅川等地與金融機構合作推出了“稅信助力”、“稅信貸”和“稅易貸”等融資服務;湖北省武漢市國稅局與招商銀行武漢分行推出“納稅信用貸”業務,當年就有9家中小企業,享受無抵押信用貸款1.2億元。
  
  這種利用納稅信用提供的金融服務并不局限于無抵押信用貸款。以遼寧省為例,當地國稅局、地稅局聯合與專業銀行開展的“銀稅合作”項目,在為誠信納稅人提供授信業務的基礎上,還可為納稅人提供企業現金管理、企業實時扣稅業務、企業銀行端查詢繳稅業務、企業銀行結算賬戶管理和代發工資等一系列綠色金融產品服務。
  
  成效:開啟多方共贏
  
  不管是“稅易貸”、“稅融通”還是“稅貸通”,盡管業務名稱不盡相同,但其業務實質一樣,最終達到的成效也一樣——實現企、銀、稅、政等的多方共贏。
  
  “只用了3天時間,我們就拿到了75萬元的‘稅易貸’貸款!”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輝煌制衣廠負責人葉銀輝告訴記者,今年3月初,公司正與浙江省一家公司洽談合作業務,因資金缺口明顯,項目遲遲拿不下來。想到銀行貸款,又缺少抵押物。一籌莫展之際,他通過當地稅務機關順利拿到了建行上虞市支行的“稅易貸”貸款。
  
  目前,全國中小微企業超過1000萬家。“銀稅互動”率先受益的就是這些企業。
  
  “有了資金支持,企業就可以做得更大,也會為政府創造更多稅收,自然又可以爭取到銀行更多的資金支持。這是一個良性循環。”葉銀輝表示。
  
  在山西運城,自2014年以來,一些中小企業庫存嚴重積壓,資金鏈短缺導致虧損嚴重。通過運城市國稅局“搭橋”,十幾戶中小企業從建行“稅銀聯貸”項目中貸到了300余萬元無抵押貸款,極大地緩解了資金緊張狀況。
  
  在吉林省長白山保護開發區,提起“銀稅互動”產品服務,多家企業老板贊不絕口。通過納稅信用換來的貸款,他們購進了新設備,擴大了經營規模,創立了新品牌。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國稅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銀稅互動”幫扶作用的激勵效果非常明顯。2014年4月,該局與仙游縣地稅局、信用社聯合推出“銀稅寶”小微專屬貸款。目前,小微企業年貸款額已從1.99億元提升到7.78億元。
  
  對銀行等金融機構而言,這項工作的利好顯而易見。
  
  成都銀行中小企業部總經理羅建平表示,銀行方面十分希望通過金融創新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但這種扶持不是沒有原則的,銀行需要有一個可靠的參照物來評判企業的生產和經營狀況,這樣才能有效防范信用風險。
  
  正是基于這樣的需求,在實施“銀稅互動”的探索中,銀稅雙方往往能夠一拍即合。
  
  “與稅務機關的合作,既確保了資金安全,也實現了銀行自身的發展目標。”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業務經理張金偉所在的小企業業務部,主要負責設計和研發小企業金融產品。他告訴記者,2012年,建行陸續推出了助力小微企業發展的“信用貸”等大數據信貸產品。2014年7月,他們又重點推出“稅易貸”項目,提供納稅信用貸款,并在全國范圍推廣。
  
  “通過與稅務機關合作,獲取納稅信用評價結果,有助于發掘有一定成長潛力的優質客戶。”張金偉表示,“這種高成長性小微企業是小微企業市場價值最高的一群。從小培育優質客戶,也是著眼于銀行未來的發展。”
  
  “對稅務機關,‘銀稅互動’同樣大有裨益。”新疆國稅局副局長關平認為,最重要的好處是能夠達到“放水養魚,涵養稅源”的目的,從長遠來看,必能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以青島市城陽區為例,2014年,青島市地稅局與青島農商銀行合作推出的“稅貸通”服務,向9戶納稅信用A級企業提供了2億元授信。當年,這9家受益企業的納稅總額比2013年增加了2000余萬元,增幅達到11%。
  
  正因此,“銀稅互動”工作得到地方政府極大的重視和支持。
  
  北京市門頭溝區發展與改革委員會金融辦公室負責人王璐告訴記者,2013年,當地稅務機關和建行門頭溝支行啟動“銀稅互動”工作,區發改委、工商局和招商局等部門就參與其中。今年4月,區發改委聯合區國稅局、地稅局和石龍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建立“銀稅互動”聯席會議。
  
  “充分利用納稅信用的價值,是將來的一個必然趨勢。這件事情做起來,對各方面,對區域經濟發展,都有比較好的促進作用。”王璐說。
  
  廣西商務廳財務處副處長盧黨紅認為,“銀稅互動”服務有利于匯聚各方力量,共同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為廣西經濟穩定增長服務。他表示,廣西國稅局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發揮了政府部門的主導作用。
  
  經濟發展了,一股誠信之風也在納稅人之間吹拂。
  
  在當地稅務機關幫助下,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精華五金家電有限公司老總郭海申,甘肅省蘭州大方電子有限責任公司企業代表于娟都拿到了公司急需的無抵押貸款。他們認為,“銀稅互動”激勵措施,是對納稅人長期依法納稅的肯定和回饋,今后更要誠信納稅。
  
  “稅銀聯姻,將有效激勵守信主體、支持誠信企業健康成長,營造依法納稅、誠信經營的良好社會風氣。”河北經貿大學財政稅務學院院長古建琴說。
  
  寧夏國稅局副局長林方也表示,各種“銀稅互動”服務收獲了納稅人稅法遵從度的提高,有助于構建和諧的征納關系。
 
  推廣:加碼守信激勵
  
  相比“失信懲戒”,“守信激勵”工作實際上更難推行。前期各地稅務機關在“銀稅互動”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國家稅務總局決定將這項工作向全國稅務系統推廣,實現納稅服務與金融服務互利對接,支持守信企業特別是小微守信企業健康發展。
  
  今年2月,國家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發出《關于進一步推廣“銀稅互動”守信激勵措施的函》,要求已在全省范圍實施“銀稅互動”守信激勵措施的單位,擴大應用范圍;沒在全省范圍開展此項工作的單位,至少要與1家商業銀行在全省開展互動合作。有條件的地區可根據實際情況將該項服務從以A級納稅人為主拓展到包含B級納稅人。
  
  在國家稅務總局統一安排下,各地掀起了新一輪深化“銀稅互動”工作的熱潮。不少前期已部分試點的地區,紛紛將“銀稅互動”服務向全省范圍推開。
  
  陜西省國稅局、地稅局與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行聯合推出融資產品“稅興貸”。據稅務機關預測,“稅興貸”簽約后陜西省將有1.8萬戶企業有機會直接受益。
  
  由江蘇省國稅局和江蘇銀行等共同開發的“小微企業稅銀互動服務平臺”正式啟用,實現在線貸款“秒級響應”。在無錫等三地區試運行20天,該服務平臺就向31戶小微企業提供信用貸款3968萬元。
  
  寧波市國稅局納稅服務處處長黃佰橋告訴記者,繼2014年在象山縣等地試點“銀稅互動”后,今年寧波市國稅局與15家金融機構簽署了“銀稅互動”合作協議,實現了全市“全覆蓋”。
  
  一些前期已在全省范圍推廣“銀稅互動”的地區則加大了與金融機構的合作力度,有不少地方甚至引入了多部門的參與。
  
  山東省稅務機關實現從“銀稅互動”到“財稅銀聯動”。在省政府大力支持下,山東省建立了由省政府金融辦指導,省國稅局、地稅局牽頭,相關金融機構參與,省財政廳提供資金保障的助推小微企業工作新模式。財政、稅務和金融機構三方“共享資源、合作聯動、誠信發展”,搭建納稅信用增值利用、征信體系共建、小微企業貸款風險分擔和損失補償的良性鏈條。
  
  山東省國稅局還與新華社山東分社達成初步合作意向,通過搭建“山東新華中小企業金融信息服務平臺”的方式,整合銀行、證券、保險、信托、風險投資、融資租賃和民間資本等多方資源,扶持企業發展。
  
  6月1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國稅局聯合自治區工信委、科技廳、農業廳、商務廳和中國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6部門與14家駐桂商業銀行、金融機構共同舉辦活動。活動的一大亮點是廣西國稅局主動與其他政府職能部門聯系,建立服務企業發展戰略合作機制,打造信息共享平臺,為企業發展提供組合服務。各金融單位現場給企業提供貸款(授信)3.9億元。
  
  至此,廣西國稅局系統的以“信”授“貸”在廣西金融機構中實現了全覆蓋。
  
  貴州、海南、云南和河北等前期還沒有開展試點的稅務機關接到國家稅務總局通知后,加快了工作步伐。
  
  今年4月,貴州省國稅局、地稅局與貴陽銀行共同推出省級項目“稅源貸”,為A級、B級納稅人開通綠色通道。A級納稅信用企業貴陽青源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駿告訴記者,不久前,通過“稅源貸”服務,公司獲得了150萬元的無抵押貸款。目前,企業一條300臺環衛垃圾箱生產線已經投入生產。
  
  今年5月,海南省國稅局與建行合作推出“稅易貸”服務,截至目前,已為20戶小微企業提供1881萬元貸款。
  
  云南省國稅局、地稅局與建設銀行云南省分行簽訂“稅銀助力通”合作協議。截至6月10日,已有近20戶小微企業獲得近2000萬元的融資支持,不良貸款為0。
  
  河北省國稅局、地稅局和中國建設銀行河北省分行聯合啟動“納稅信用貸”服務。據測算,該項目將惠及全省3235戶納稅信用A級企業,下一步還將逐步推廣到B級企業。
  
  上海江銅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康水根告訴記者:“像我們這樣的中小微企業,生產規模小,對資金卻有著迫切需求。我們非常期待這項業務的推出。”據悉,上海市國稅局、地稅局正與上海本地銀行洽談,擬定共同搭建“銀稅互動”平臺。
  
  提升:打造服務品牌
  
  記者觀察到,雖然“銀稅互動”業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但要把這件事做實,全方位服務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安徽省馬鞍山市地稅局局長劉魯舟看來,只有努力讓“銀稅互動”守信激勵措施從融資產品向服務品牌提升,各方面才能真正實現共贏共生。江蘇省國稅局總審計師張愛球希望,以此為契機,服務好廣大中小微企業,真正將“銀稅互動”平臺打造成溝通稅企銀等的服務品牌。
  
  四川省地稅局副局長兼成都市地稅局局長張建告訴記者,以往社會各方面提起納稅服務,想到的就是“辦稅流程更加便捷,稅法輔導更有針對性,或者提出一些便民舉措”。實際上,這些都是納稅服務的基本要求。如何進一步拓寬納稅服務內涵,豐富納稅服務手段,提升納稅服務站位,值得稅務機關思考。
  
  劉魯舟告訴記者,“銀稅互動”若想走好全程服務的路,首先要選準服務重點,同時要不斷豐富服務內容。去年,馬鞍山市地稅局對全市近3年無不良納稅信用記錄、經營穩定、稅收持續增長的中小企業進行了摸排統計,并積極向各金融機構推薦,同時協調各金融機構開通了A級納稅人“‘稅融通’直通車”服務。今年,該局結合“稅融通”業務創新推出“三師”(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和律師)志愿者服務,輔導小微企業記賬等。
  
  借力“銀稅互動”做好納稅服務,不少地方稅務機關開始了行動。
  
  記者了解到,隨著深圳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和“營改增”擴圍的不斷深入,深圳市國稅局轄區的納稅人規模呈爆發性增長態勢,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海量涌現。
  
  2014年1月,深圳市國稅局與光大銀行深圳分行合作推出“稅貸易”項目。為中小微企業提供無抵押貸款的同時,提供自助辦稅、代辦稅務登記等多種服務。截至今年5月底,光大銀行深圳分行累計批復授信企業1472戶,已授信納稅人貢獻稅收增長超過3億元;深圳市國稅局完成設立5個自助辦稅服務區,有15萬戶(次)納稅人在此辦理了涉稅業務。
  
  今年4月,北京市門頭溝區國稅局、地稅局聯合12家區屬部門發布《門頭溝區服務納稅A級企業工作手冊》,推出48項差異化服務清單。5月21日,門頭溝區國稅局、地稅局、區發改委和區石龍開發區管委會四部門與區屬銀行系統座談,決定將駐門頭溝區9家銀行全部納入“銀稅互動”范圍,同時增加創新服務產品數量,拓展享受優惠企業的范圍。
  
  6月18日,大連市國稅局、郵儲銀行大連分行和郵政集團大連分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推出“稅貸通”融資產品。當天,市國稅局與郵政集團大連分公司簽署《涉稅服務合作協議》,達成10項合作事宜。
  
  市、縣級稅務機關的創新服務內容和服務手段得到了省級稅務機關的大力支持。遼寧省錦州市地稅局提出定期走訪誠信納稅企業,進一步拓展“銀稅合作”空間。河北省邢臺市國稅局將探索建立“定期聯合培訓各自相關政策、定期交換法律規定允許的信息、定期通報服務新舉措”等一系列聯合服務工作機制。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推出“銀稅寶”貸款產品,貸款利率采用自主定價模式,根據企業信用記錄、綜合貢獻度和資金流量比等情況,計算出優惠額度,最低至基準利率。
  
  “‘銀稅互動’促使稅務機關進一步思考跨部門、跨領域的對接與合作,創新服務思路和模式,開發更多受納稅人歡迎的服務產品。”廈門市稅務機關有關負責人表示。
  
  據悉,下一步,湖北省國稅局將進一步優化“納稅信用貸”服務項目,拓展服務廣度,爭取與更多金融機構合作;拓展服務深度,與銀行共同探索為誠信納稅企業提供更加優惠的資金結算政策。青島市地稅局將與銀行等部門定期聯系走訪中小微企業,了解企業融資和涉稅服務需求,加大政策宣傳和輔導力度。

注:本文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稅法專家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502392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