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稅收協定網絡規模僅次于英國
信息來源:中國稅法專家網 文章編輯:超級管理員 發布時間:2015-07-01 16:03:57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企業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我國企業在遇到跨境稅收問題也是不斷增多,稅收協定就是不同國家地區之間協調處理跨境稅收問題,為企業避免雙重征稅和解決涉稅爭議的法律工具。它經歷了怎樣的歷史進程?當前我國的稅收協定網絡是怎樣的?下一步稅務總局還有什么工作打算?21日上午,國家稅務總局國際稅務司副司長王文欽,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朱青,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文利民做客中國政府網接受訪談。
當前中國的稅收協定網絡情況:
國家稅務總局國際稅務司副司長王文欽:我們是1981年開始談協定,1983年簽第一個協定,當時主要是為了吸引外資。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們現在已經和99個國家簽了稅收協定。除了主權國家以外,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從稅收來講屬于不同的轄區,所以我們跟香港、澳門簽了稅收安排,加上他們是101個,所以協定覆蓋網絡還是比較廣的,既覆蓋了對我們國家投資比較多的國家和地區,也包括了目前我國對外投資比較多的國家和地區。
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朱青:據我們了解,中國雖然談簽稅收協定的歷史不是很長,這個規模從世界來看,據我了解,僅次于英國,英國是將近120個協定,我們的協定網超過了歐洲許多國家和美國,這對中國政府鼓勵企業“走出去”有很大的便利條件。比如有些國家就三四十個協定,我到那兒投資沒有協定,現簽已經來不及了,我們現在布下了100多個網,那像文總這樣的企業“走出去”很便利。協定給企業提供了很優惠的便利條件,而且解決爭端都很便利。(摘編自中國政府網)
注:本文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